妮妮與橘橘的對話
請閱讀「妮妮與橘橘的對話」,並回答以下6個題目。
文本設計說明
因應地球資源的限制,歐盟於2012年簽訂「循環經濟宣言」、2015年提出「循環經濟推動計畫」,企盼達成零廢棄的目標,更於2020年推出「新循環經濟行動方案」,期望透過具體的行動方案落實循環經濟的政策。本題組以國中學生用餐後的情境,設計妮妮和橘橘兩人一問一答,從中帶出循環經濟的概念與實例。基於評量即學習(assessment as learning)的理念,透過提問讓學生獲取循環經濟的重要概念,並延伸情境請學生上網查詢相關資料。這個題組除了評量學生的一般閱讀能力與數位閱讀能力,亦能藉由查詢結果解決真實生活中的問題。
問題 1.
Apple公司2018年最新的拆解機器人黛西,她可以拆解手機零件,以創新的方式處理物料,製成再生原料。
Apple公司革新回收的歷程,與文章中哪一種廢棄物重新被利用的歷程相似?
學習內容 | Ad-Ⅳ-1篇章的主旨、結構、寓意與分析 Bc-Ⅳ-1具邏輯、客觀、理性的說明,如科學知識、產品、環境、制度等說明 Ca-Ⅳ-2各類文本中表現科技文明演進、生存環境發展的文化內涵 |
---|---|
學習表現 | 5-Ⅳ-2理解各類文本的句子、段落與主要概念,指出寫作的目的與觀點(此題僅針對「理解文本的句子、段落與主要概念」) |
題型 | 選擇題 |
滿分 | 代碼1:(D) |
零分 | 代碼0:其他答案代碼0X:沒有作答 |
說明 | 本題評量標的為「一般閱讀素養」之理解,檢視學生「推論文本中隱含的訊息」的能力。「拆解電子垃圾並將原料再利用」已行之有年,即使學生不知道拆解過程中,產品元件可能對人體有害,然題幹已明述Apple公司研發拆解機器人黛西革新歷程來解決這樣的問題。另一方面,對話倒數第4段,橘橘提到廢輪胎製成碳黑並非新技術,然應用於潛水衣卻是新發想。兩者同樣是在舊有的基礎之上創新,學生須能推論字裡行間沒有寫出的訊息。 財團法人資源循環臺灣基金會(2019)指出,工業循環(technical cycle)包括材料選擇、產品設計、製程優化、副產品資源化、維修/再使用、翻新/再製造、回收及處理再生8方向,提出「循環再生概念與輪胎業等合作回收廢輪胎,製成環保碳黑,再運用到紡織業,形成跨域合作關係」真實案例。 |
問題 2.
請依循環經濟的分類,判斷下列案例屬於循環經濟的哪種類型?
生物循環 | 工業循環 | |
1.將手機舊電池組合成行動電源 | ||
2.將合金做成不鏽鋼環保餐具 | ||
3.利用甘蔗渣製成吸管 | ||
4.提煉再生鋁合金,製成再生鋁合金汽車外殼 | ||
5.把撞壞、快要過期的蔬果,烹調成料理的剩食餐廳 |
學習內容 | Ad-Ⅳ-1篇章的主旨、結構、寓意與分析 Bc-Ⅳ-1具邏輯、客觀、理性的說明,如科學知識、產品、環境、制度等說明 Ca-Ⅳ-2各類文本中表現科技文明演進、生存環境發展的文化內涵 |
---|---|
學習表現 | 5-Ⅳ-2理解各類文本的句子、段落與主要概念,指出寫作的目的與觀點(此題僅針對「理解文本的句子、段落與主要概念」) |
題型 | 多重是非題 |
滿分 | 代碼1:正確將5項案例分類: 項目1點選工業循環;項目2點選工業循環;項目3點選生物循環;項目4點選工業循環;項目5點選生物循環 |
零分 | |
說明 | 本題評量標的為「一般閱讀素養」之理解,檢視學生「推論文本中隱含的訊息」的能力。於對話倒數第2段,橘橘說「你看就像這張圖」,下方圖示呈現循環經濟兩大分類:生物循環和工業循環,將資源的效益最大化。學生從圖示理解兩大分類的內涵後,再分別理解5項案例的內涵,對應例子和圖示兩者間的主要概念。在題型設計方面,若只提問1個案例學生就答對,較難確認答題概念是否紮實、或只是猜對,故透過5個案例形成多重是非題,確認學生對於概念的理解無誤。
|
問題 3.
下列何者最符合循環經濟的理念?
學習內容 | Ad-Ⅳ-1篇章的主旨、結構、寓意與分析 Bc-Ⅳ-1具邏輯、客觀、理性的說明,如科學知識、產品、環境、制度等說明 Ca-Ⅳ-2各類文本中表現科技文明演進、生存環境發展的文化內涵 |
---|---|
學習表現 | 5-Ⅳ-2理解各類文本的句子、段落與主要概念,指出寫作的目的與觀點(此題僅針對「理解文本的句子、段落與主要概念」) |
題型 | 選擇題 |
滿分 | 代碼1:(A) |
零分 | 代碼0:其他答案代碼0X:沒有作答 |
說明 | 本題評量標的為「一般閱讀素養」之理解,檢視學生「推論全文主旨」的能力。對話第6段橘橘解釋廚餘的處理「形成永續的循環」,這個題組的問題1帶著學生認識循環經濟的最終目標為「零廢棄」,問題3再帶著學生閱讀循環經濟概念圖,藉這3項搭起鷹架,便於學生推論全文主要說明資源循環零廢棄的永續發展。本題難度甚高,推測可能原因有三:首先,循環經濟並非學生熟悉的主題。第二,以對話方式呈現,對於學生而言並非熟悉的說明文寫作形式。另一方面,學生須運用語文能力,掌握選項中「搖籃」和「墳墓」乃譬喻「自然資源」和「廢棄」,而循環經濟理念在於揚棄過去從搖籃到墳墓的線性資源運用,追求搖籃到搖籃的生生不息。 |
問題 4.
妮妮和橘橘對話之間的關聯性為何?
學習內容 | Ad-Ⅳ-1篇章的主旨、結構、寓意與分析 Bc-Ⅳ-2描述、列舉、因果、問題解決、比較、分類、定義等寫作手法 Ca-Ⅳ-2各類文本中表現科技文明演進、生存環境發展的文化內涵 |
---|---|
學習表現 | 5-Ⅳ-3理解各類文本內容、形式和寫作特色 |
題型 | 選擇題 |
滿分 | 代碼1:(D) |
零分 | 代碼0:其他答案代碼0X:沒有作答 |
說明 | 本題評量標的為「一般閱讀素養」之評鑑與省思,檢視學生「針對文章內容或形式提出個人見解」的能力。對話中,妮妮發問、橘橘回答,妮妮並沒有特定立場,兩人討論單一「循環經濟」議題,最終達成一致看法。 |
問題 5.
妮妮發現親戚開設的養豬場符合行政院農委會養豬場沼氣發電獎勵及補助法規的條件,她上網查詢到底能夠得到多少補助及獎勵。
請你點擊農業主管法規查詢系統,利用右上角的「整合查詢」(如下圖所示),找出妮妮親戚養豬場最多可以得多少金額的補助?
**************請作答在下列的方框中**************
學習內容 | Ad-Ⅳ-1篇章的主旨、結構、寓意與分析 Bc-Ⅳ-1具邏輯、客觀、理性的說明,如科學知識、產品、環境、制度等說明 Ca-Ⅳ-2各類文本中表現科技文明演進、生存環境發展的文化內涵 |
---|---|
學習表現 | 5-Ⅳ-2理解各類文本的句子、段落與主要概念,指出寫作的目的與觀點(此題僅針對「理解文本的句子、段落與主要概念」) |
題型 | 建構反應題 |
滿分 | 代碼1A:正確回答385萬(元)作答實例: |
零分 |
代碼0A:擷取到最高補助金額600萬,沒有注意到妮妮家養多少豬
作答實例:
|
說明 | 問題5和問題6意欲透過實作評量方式,提供真實的網站搜尋介面,讓學生展現數位閱讀的能力。提問的發想在於針對文章主題進行延伸閱讀。受限於施測平臺的功能,將學生於數位情境中的閱讀歷程分解為「使用關鍵字檢索特定資料」和「整合文本中的文意訊息」2題,使得問題5和問題6為系列問題。本題評量標的為「數位閱讀素養」之理解,檢視學生於「檢索所得網頁內容」和「文本對話」之間,「跨頁整合文意訊息」的能力。拆解學生的解題歷程如下:使用適當關鍵字查出《行政院農業委員會養豬場沼氣發電獎勵及補助作業要點》第4條所臚列獎勵、補助總額上限,單位為「萬元」,再加上對話第5段,妮妮說「我有個親戚,開設的養豬場有1萬2千頭豬」,兩相整合便能得知最多補助金額為385萬元。 |
問題 6.
你在「農業主管法規查詢系統」輸入什麼關鍵詞,才能找到妮妮家的養豬場能夠得到多少補助及獎勵?請將你所輸入的關鍵詞,填寫在下列的方框中。
學習內容 | Ad-Ⅳ-1篇章的主旨、結構、寓意與分析 Bc-Ⅳ-1具邏輯、客觀、理性的說明,如科學知識、產品、環境、制度等說明 Ca-Ⅳ-2各類文本中表現科技文明演進、生存環境發展的文化內涵 |
---|---|
學習表現 | 5-Ⅳ-6能運用圖書館(室)、科技工具,蒐集資訊、組織材料,擴充閱讀視野 |
題型 | 建構反應題 |
滿分 | 在「農業主管法規查詢系統」輸入之關鍵詞,能於5頁的搜尋結果中,查到補助金額。以「關鍵詞是否能於網站中查出能獲得的補助」為給分依據。為降低查詢偏誤,閱卷者須以「無痕模式」逐筆檢查學生所採用的關鍵詞是否能於該網站中查到題幹的要求。
代碼1A:關鍵字為「循環經濟」
作答實例:
|
零分 |
所使用的關鍵字無法於5頁的搜尋結果中,查到補助金額,或沒有作答。
有些零分的關鍵詞(例如:養豬場沼氣發電補助),和滿分的關鍵詞十分相似(例如:沼氣發電獎勵及補助),然而真實的情況卻無法於該網站中查到題幹的要求,故無法給分。
代碼0A:以題目的問句搜尋
作答實例:
|
說明 | 問題5和問題6意欲透過實作評量方式,提供真實的網站搜尋介面,讓學生展現數位閱讀的能力。提問的發想在於針對文章主題進行延伸閱讀。鑒於真實世界的每一個網頁背後的程式邏輯未必相同,學生需設法調整自己的關鍵字以達成任務。本題評量標的為「數位閱讀素養」之找出訊息,檢視學生「使用關鍵字檢索特定資料」的能力。問題7的題幹指出「行政院農委會養豬場沼氣發電獎勵及補助法規」,對話第6段,橘橘建議妮妮上網查查看「養豬場沼氣發電的獎勵及補助」(須拆解文句),或者學生也可以使用全文的上位概念「循環經濟」,都有機會達成此題的查詢要求。由於關鍵詞的使用精準度攸關查詢結果的可近性與可行性,故本題將給分標準限定為於5頁的搜尋結果中,查到補助金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