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存錢法
最近網路上熱議的「 存錢法」非常簡單,就是在開始存錢的第 天存 元,第 天存 元,第 天存 元……,依此類推,第 天存入 元。
下表為「 存錢法」前四週的存錢計畫。
問題 4.
小明每週的零用錢是 元,若依照他的「 週存錢計畫」,請問從哪一週開始他每週的零用錢無法負擔當週存入的金額?請說明你的理由。
學習內容 | A-7-8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與應用:單一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在數線上標示解的範圍;應用問題 N-8-4 等差數列:等差數列;給定首項、公差計算等差數列的一般項 |
---|---|
學習表現 | a-IV-3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意義,並應用於標示數的範圍和其在數線上的圖形,以及使用不等式的數學符號描述情境,與人溝通
n-IV-7 辨識數列的規律性,以數學符號表徵生活中的數量關係與規律,認識等差數列與等比數列,並能依首項與公差或公比計算其他各項 (此題僅針對a-IV-3的「使用不等式的數學符號描述情境」、n-IV-7的「能依首項與公差或公比計算其他各項」) |
題型 | 建構反應題 |
滿分 | 代碼1:正確計算出21或21週(可接受只寫出正確答案)作答實例: |
零分 | 代碼0:其他答案。作答實例: |
說明 | 本題首先需要理解題目的目的,並理解「52週存錢計畫」每週存的金額是一種等差級數。接著,要再理解並轉化「自第幾週開始,他每週的零用錢就無法負擔他的存錢計畫」成數學的不等式,然後,計算等差級數中的哪一項(哪一週)會大於1000。學生也可以嘗試先計算出數個不同週別要存入的金額,然後以嘗試錯誤法的方式,調整或計畫存入的金額並與1000進行比較,獲得答案。不論哪一種做法,學生都需要處理多元的資訊、統整不同的訊息、並能將問題轉化為數學語言,然後發展多步驟的策略,並執行及應用不同的數學事實、規則、結構和算則,以結構良好的數學論證方式推理,建立合適的模式進行預測,才能答對。 |
問題 5.
「52週存錢計畫」到後期每週要存入的金額會超過小明每週的零用錢1,000元,因此小明想再次調整存錢計劃,希望在24週(大約半年)後,存滿14,400元購買一台平板電腦。
請問小明能否藉由存錢計畫的調整來達成目標?如果可以,請提出一種新的存錢計劃;如果不可以,請說明你的理由。
學習內容 | A-7-8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與應用:單一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在數線上標示解的範圍;應用問題 N-8-4 等差數列:等差數列;給定首項、公差計算等差數列的一般項 |
---|---|
學習表現 | a-IV-3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意義,並應用於標示數的範圍和其在數線上的圖形,以及使用不等式的數學符號描述情境,與人溝通
n-IV-7 辨識數列的規律性,以數學符號表徵生活中的數量關係與規律,認識等差數列與等比數列,並能依首項與公差或公比計算其他各項 n-IV-8理解等差級數的求和公式,並能運用到日常生活的情境解決問題。 (此題僅針對a-IV-3的「使用不等式的數學符號描述情境,與人溝通」、n-IV-7的「辨識數列的規律性,以數學符號表徵生活中的數量關係與規律」、n-IV-8的「理解等差級數的求和公式,並能運用到日常生活的情境解決問題」) |
題型 | 建構反應題 |
滿分 | 代碼1:回答「可以」,並提出一種合理且可行的存錢計劃。(存錢計劃可以是新的方式或調整「52週存錢計畫」)作答實例: ∵14400-[28+(28+(20-1)×49)]×20÷2=4530 (20週還差4530元), 第十週存的錢28+(10-1)×49=469, 4530÷10=453。 |
零分 | 代碼0:其他答案作答實例: |
說明 | 本題根據日常生活中可能的情況,評量學生思考策略與調整程序的能力。學生要具備規劃的能力,重新思考:1.能否在半年(24個月)後,存滿14,400元,2.如果可以,要怎麼執行?是調整原本的「52週存錢計畫」,或是重新規劃。學生如果利用原本的「52週存錢計畫」做調整,會比較麻煩,需要減少後期的存款、增加前期的存款。如果能跳脫原本的「52週存錢計畫」,重新規劃存錢方式則會比較簡單,例如:要存滿14,400元,每週平均要存多少錢。因此,學生要能處理多元的資訊、統整不同的訊息,才能建立合適存錢方式,才能答對。 |